首页 > 奢品 > > 正文

“精妙之艺”的起源 始自瑞士汝山谷的制表传统 以追求精准为核心理念

2024-04-10奢品 编辑:Bunny


 
关键日期:
 

 


积家三轴陀飞轮机芯图
 
自远古时期通过观察日月运行与季节更迭建立时间概念以来,人类就一直不断寻找精确定义和测量时间的方法。千百年来,人类相继发明了各式各样的计时装置——古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日晷及水钟;中国的焚香计时;中世纪的沙漏和伊斯兰文明的水钟,这些装置无不代表着当时计时技术的巅峰。
 
自十四世纪中叶最早的机械钟表诞生以来,人们对精确计时的要求也日益提高。这些全新仪器能够更精确地测量时间。不久之后,钟表制作技术的日益成熟,开启了便携式时计的发展之路——其小巧尺寸对部件的形状、机芯结构和组装工序都提出了更严苛的要求。
 

积家金质奖章(左)
积家微米测量仪(中)
积家小齿轮切削工具(右)
 
自发明家及制表师安东尼•勒考特(Antoine LeCoultre)于1833年创立积家以来,大工坊便始终将追求精准奉为核心宗旨。随着LeCoultre & Cie公司发展为一家成熟的制表工坊,积家迅速凭借卓越品质赢得显赫声誉,并为整个制表行业树立标准。自十九世纪中叶起,瑞士顶尖制表商们争相在自家时计中运用积家机芯,积家也由此成为公认的“制表师中的制表大师”。
 
积家追求精准的渊源由来已久,一切始于积家创立之前的二百五十多年,与汝山谷的历史紧密相连。
 
迁徙 – 1558
1517年起,宗教改革的浪潮从德国和瑞士席卷至法国。随着形势愈演愈烈,当时胡格诺派(法国新教教徒)受到的迫害也愈发严重。1558年,为了躲避迫害,皮埃尔•勒考特(Pierre LeCoultre)与一众难民逃亡到日内瓦。神学家约翰•加尔文(John Calvin)在此将新教立为日内瓦城的官方宗教。皮埃尔•勒考特于此获得了日内瓦居民身份。
 
当时,出身日内瓦的商人和金融家开始着手开发汝山谷的铁矿和木材等自然资源。他们修建锻造厂,发展伐木业,创建冶金业,为日后汝山谷享誉全球奠定了基础。毫无疑问,皮埃尔•勒考特曾从这些商人口中听闻汝山谷的故事。
 
汝山谷勒桑捷的诞生 – 1612
1559年,皮埃尔•勒考特在创业热情与冒险精神的驱使下,离开日内瓦,前往汝山谷。
 
汝山谷海拔超过1000米,四处遍布岩石和森林,唯一的入口常常因冬季大雪封锁数月之久。要想在汝山谷中生存,必须拥有过人的耐心、坚韧不拔的毅力与正直自律的精神。这些出众品格世代相传,逐渐成为汝山谷居民(Combiers)独有的精神特质。多年后,正是这种品格让此地居民成为投身高级制表行业的不二人选。
 
皮埃尔•勒考特在此获得了一片土地的使用权,并不辞辛苦地垦林造屋、修建农场。尽管当地环境恶劣,冬季漫长严寒,日常生活面临各种极端挑战,但他还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成功在此定居,并得益于能读会写的能力而成为汝山谷的名绅之一。皮埃尔•勒考特去世后,他的儿子皮埃尔继承了家业。
 
1612年,在当时管辖汝山谷的新教城市伯尔尼当局的支持下,年轻有为的皮埃尔为勒桑捷(Le Sentier)捐建了一座教堂,标志着这个后来成为积家总部的市镇由此诞生。
 
战胜灾难,成就卓越锻造技艺 – 1684
当时,汝山谷的财富几乎全部来自于锻造业和伐木业。1613年,一场毁灭性的森林大火让传统经济遭受严重打击。虽然锻造厂可利用从山谷外运回的煤炭继续经营,但那些依靠砍伐和出售木材为生的居民不得不寻找其他收入来源。小型手工业主开始生产家具、服装和金属工具,充分发挥汝山谷居民坚韧不拔、自力更生的精神。此外,一部分人开始参考从日内瓦传入汝山谷的钟表款式制作木制钟表。
 
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中安装锻炉,铁匠生意逐渐成为一项可靠的副业。铁匠们秉承对精准的追求和臻于细节的态度,开始专注于制作刀片、搭扣、锁和把手等小物件;漫长的寒冬令他们足不出户,从而有充足的时间和耐心磨练技艺。1864年对于汝山谷的冶金行业而言,是里程碑式的一年:日内瓦商人在该地区持有法定冶金行业经营权的漫长时期宣告结束。到了十七世纪末,汝山谷的铁匠和其他工匠们凭借过人造诣而声名远扬。
 
汝山谷制表行业获得正式认可 – 1749 
1723年,制表行业正式获得官方认可,公众对钟表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尽管只有富裕人士才负担得起价格昂贵的钟表)。越来越多的汝山谷工匠充分利用自身出色的金属加工技能,开始学习如何制作钟表。
 
1749年,伯尔尼正式授予汝山谷工匠商业和行业自主权。随着汝山谷钟表学徒人数增加,制表大师的声誉也随之远扬,尤其是在日内瓦,他们的作品越来越受到追捧。十八世纪下半叶,整个欧洲对制表行业的兴趣与日俱增,音乐盒也大受欢迎,这促使许多铁匠们开始转行经营制作音乐盒零部件。安东尼•勒考特的父亲雅克-大卫(Jacques-David)就是其中之一。
 
作为皮埃尔•勒考特(Pierre LeCoultre)定居汝山谷后的第十代后人,16岁的安东尼•勒考特早早便加入了父亲的小型家族锻造厂,学习冶金技术。1823年,勒考特一家开始运用一种淬火效果极佳的钢材打造剃须刀,随后又设计出一种采用相同工艺的制表凿。他们研发的全新合金材质,为剃须刀行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还改进了音乐盒销钉及振片的制作工艺。
 
创立勒考特制表工作坊 1833
1830年12月,瑞士掀起自由主义革命浪潮。这场革命的积极影响之一是确保商业自由,这为汝山谷创业家们投身手工艺和工业领域提供了良机。
 
安东尼•勒考特痴迷于追求精准品质,他于1830年发明了一台用于将钢材切割为齿轮的机器,随后又研发出可精确校准的切割及冲压机,能够比以往更精确地测量并切割规格较小的零部件。
 
以这项新发明为基础,安东尼•勒考特于1833年将位于勒桑捷的家族锻造厂二楼改造为一间制表工坊。他将一众制表师汇聚一堂,开始创制具有卓越精准性能的时计,由此开启了量产之路,并延续至今。
 
安东尼•勒考特发明出齿轮切削机床并将其运用到生产之中,力求其手工制作方式拥有至高品质。为保证所生产的组件的卓越性能,他于1844年发明了微米测量仪。它是世界上第一台准确测量微米的仪器,不仅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测量零部件,还有助于将其进一步微型化。
 
由于能够高度精确地测量和复制零部件,安东尼•勒考特的这一创举令制表业摆脱了逐枚制作的束缚,从而奠定了现代制表业的基础。
 
持之以恒地追求精妙之艺1844年至今
1851年,安东尼•勒考特在伦敦世界博览会(首届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了他的发明并荣获一枚金牌,旨在表彰他对可替换零部件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是他凭借自己的卓越成就首次获得国际认可,也为瑞士制表业最终超越英国竞争对手发挥了带头作用。
 
安东尼•勒考特的发明在不牺牲计时精准度的前提下,成功实现了零部件的微型化,从而令计时码表、日历表和报时表等更为小巧、复杂的时计得以问世。这些机芯被各大制表商争相运用于自家时计中,积家也因此被誉为“制表师中的制表大师”,汝拉山谷更是获得了“复杂功能腕表之摇篮”的美誉。
 
1866年,安东尼•勒考特和他的儿子艾利(Elie)在汝山谷创立第一家成熟完备的大工坊,将各种专业制表技艺汇聚在同一屋檐下。在当时,制表业普遍采用“établissage”的组织原则,即一系列小工坊分工合作,由不同的专家掌管不同的工艺。积家这种鼓励密切交流、推行规模化生产的理念富有远见,直接促成了现代制表业的诞生。
 
积家对精准的追求一直延续至今,其中缔造传奇的里程碑包括:1890年,首款天文台Grande Complication超卓复杂功能怀表问世;1903年起,雅各-大卫•勒考特(Jacques-David LeCoultre)与埃德蒙•耶格(Edmond Jaeger)合作打造超薄怀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积家大工坊在追求微型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进,推出101型机芯;1946年,积家的首款陀飞轮机芯在国际天文计时大赛上荣获一等奖;1958年,积家推出Chronomètre Geophysic地球物理天文台腕表;1992年,积家启用“1000小时测试”认证;2004年,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问世;2007年,Duometre双翼装置诞生;2009年,积家腕表荣获国际天文计时大赛大奖;2014年,Master Hybris Mechanica Calibre 362超卓复杂功能系列362型机芯腕表问世,配备飞行陀飞轮和专利S形摆轮游丝;2019年,积家推出第五代Gyrotourbillon球型陀飞轮。传奇,未完待续……
 

积家DUOMETRE HELIOTOURBILLON PERPETUAL双翼系列三轴陀飞轮万年历腕表情境图(图1
积家DUOMETRE CHRONOGRAPH MOON 双翼系列计时月相腕表铂金款情境图(图2
积家DUOMETRE CHRONOGRAPH MOON 双翼系列计时月相腕表玫瑰金款情境图(图3
积家DUOMETRE QUANTIEME LUNAIRE双翼系列月相日历腕表精钢款情境图(图4

相关文章
Burberry 于青岛举办活动,庆祝「海格罗夫Burberry 于青岛举办活动,庆祝「海格罗夫 形可依,技可循 IWC万国表工程师主题巡展形可依,技可循 IWC万国表工程师主题巡展 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身着TOM FORD服妮可・基德曼(Nicole Kidman)身着TOM FORD服 McQueen 2025 早秋系列McQueen 2025 早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