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揭晓“亚马逊全球开店产品创新飞轮”方法论
第七次发布年度《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
超过80%受访中国卖家计划将年营收额的10%以上投入产品创新和研发[i]
超过80%受访中国卖家在推出全新产品时,会优先选择亚马逊进行首发[ii]
第七次发布年度《亚马逊全球开店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
超过80%受访中国卖家计划将年营收额的10%以上投入产品创新和研发[i]
超过80%受访中国卖家在推出全新产品时,会优先选择亚马逊进行首发[ii]
2025年8月15日,广州——今日,亚马逊全球开店携一站式高质量出海解决方案亮相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在开幕式上,由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创新中心编写的《2025中国出口跨境电商发展趋势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重磅首发。本次《白皮书》聚焦产品创新,首次揭晓了“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以及“产品创新飞轮”方法论,致力于深度剖析五十家极具产品创新力的跨境电商企业的发展之道,进而洞察产品创新趋势、探索产品创新机制、赋能产品创新实践,为广大卖家提供全链路的产品创新路径,加速“高质量出海”的步伐。



亚马逊全球开店“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榜单重磅出炉
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创新中心基于五大维度十余项细分指标,甄选出五十大凭借创新产品在亚马逊全球客户中“擦亮招牌”的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代表,覆盖智能硬件、家居用品、IP潮玩、户外装备、服饰鞋靴等多元化品类,既有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安克创新、石头科技等大卖家,也有徕芬、创想三维等新锐品牌,还有众多提供新消费创新产品的企业,比如:LiberLive智能无弦吉他、Mammotion割草集草倒草一体化智能割草机器人、Timekettle AI开放式实时翻译耳机,等等。
基于对入榜企业的分析和对更大范围企业的调研,跨境电商领域的产品创新正显现出四大特点。
● 首先,自主创新实力强、投入大。入榜企业中,近90%拥有首发原创产品,超过30%开创了新的消费场景和品类,逾60%荣获过产品类国际大奖。此外,亚马逊全球开店调研显示[v],超过80%的受访卖家计划将年营收额的10%以上投入产品创新和研发。
● 其次,硬核科技优势显著。入榜企业中,智能家居、消费电子和专业器材等高科技产品占比超过75%,彰显了强大的技术红利。此外,户外装备、服饰鞋靴等领域的入榜企业,亦在材料科技、绿色可持续、数字化和定制化等方面推进产品和体验创新。
● 再次,“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价值导向凸显。入榜企业的产品,在亚马逊上拥有平均4.3分的用户评价,并有近80%创新产品已推广到2个以上的亚马逊站点,赢得全球客户的喜爱。
● 第四,AI应用提速。AI技术的应用,正在为跨境电商企业从消费需求挖掘、产品原型设计、迭代方案制定、客户体验重构等全链路产品创新,提供新的引擎。亚马逊全球开店调研显示[vi],约45%受访跨境电商企业使用生成式AI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
本次榜单主要基于五大维度开展评选:在“创新价值”方面,重点评估产品对用户痛点及潜在需求的准确识别,以及解决方案的创新性,包括技术突破、场景创新和体验提升等;“差异化优势”聚焦产品独特性和品类开创性,包括产品或功能的是否为首创,以及专精特新认定等资质;“商业表现”则评估产品在亚马逊上的销售额、增长率,以及品类排名等数据维度;“用户反馈”重点考察消费者评价、消费类奖项等因素;“持续创新能力”则通过研发投入比、以及专利数量和质量等指标,评估企业对产品创新的长期承诺和发展潜力。

建立系统化的产品创新机制,并进一步夯实为可持续的产品创新优势,是此次入榜企业重要的成功之道。因此,亚马逊全球开店亚太区创新中心基于大量的调研,总结并首度揭晓“产品创新飞轮”,致力于为更广大的跨境电商企业提供可借鉴、可复制的产品创新方法论。亚马逊全球开店“产品创新飞轮”有五大环节,以消费者为中心和出发点,形成一个产品创新的良性循环,并通过生成式AI为各个环节赋能。
● 第一个环节为“需求洞察”,即捕捉消费者“尚待满足”的真实需求、识别潜在商机。比如说,针对用户反馈的痛点,迭代产品,提升体验;或者发掘新的消费场景,满足新兴的消费需求;或是捕捉新趋势,进而针对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进行产品创新开发,等等。
● 第二个环节为“创意开发”,即把用户需求转化为可以落地的创意,打造 “用户可感知” 的产品和价值。其中,首要的方向是在用户需求、技术可行性与商业价值之间找到平衡点。此外,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建立"用户共创"机制,从需求洞察到创新设计全流程中,每一个环节都积极与用户互动、共创。
● 第三个环节为“产品验证”,新品的成功不仅依赖于精准的需求洞察,更需要敏捷、高效的验证,以此提升新品的成功率,并降低试错成本。比如说,通过小批量测试,快速了解消费者反馈;建立数据追踪和分析模型,及时评估新品表现等,都是此次入榜企业在新品启动阶段普遍采用的有效方法。
● 第四个环节为“规模增长”,即从打造爆款单品为始,进而向更多站点、更多应用场景拓展,实现创新产品的价值最大化。比如,产品的跨站点复制和上新、产品线的上下游延伸、基于核心技术打造跨品类新品,等等。
● 第五个环节为“迭代升级”,即持续构建、优化企业的产品创新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供应链协同创新”正成为卖家关注的焦点和难点,而“创新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性也正在快速提升。
亚马逊全球开店“2025产品创新出海品牌五十强”入榜企业谈产品创新:
安克创新创始人& CEO阳萌表示:“在‘中国智造’走向全球浪潮中,安克以极致创新激发可能,持续不断超越用户最本质需求。我们认为,未来十年会是硬件领域最黄金的十年,企业想在细分品类做出高创新度的产品,需要非常强的赋能层,吸引更多的创造者。”
Insta360创始人刘靖康表示:“很庆幸我们是在影像这个开放世界的市场去竞争——就像游戏行业,每个游戏都有独立的世界观和规则,不是只靠拼资源和效率,‘创造’的优先级会更高。与传统影像不同,智能影像想办法创造出新市场和新需求,通过给客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体验跟愉悦来盈利。我们要保持非常高频次不断抓到用户新的需求,通过软硬协同和AI层面的创新去满足需求,给自己不断创造产品领先的窗口期。”
韶音科技首席执行官(CEO)陈皞表示:“技术驱动创新可分为原创式创新、跟随式创新、成本下降创新与微创新。韶音致力于在硬科技领域做技术创新(基础研究突破驱动)和原创式科技创新,基于对数学、科学、技术、工程学和系统工程的深度认知,致力于用科技创新推动世界进步。这不仅是我们自身发展的战略方向,更代表着未来中国科技企业走向全球、赢得尊重的必由之路。”
Timekettle首席执行官(CEO)Leal表示:“Timekettle的创新,不只是让翻译更快更准,而是重构跨语言交流的体验。我们聚焦‘快、准、稳、自然’四大核心维度,结合AI技术与真实使用场景,不断打磨自研的Babel OS系统,力求让每一次对话都像母语交流一样自然顺畅。”
Beatbot首席产品体验官(CPO)Maelle Lhoste表示:“我认为世界正在期待下一个现象级的中国品牌崛起,而我们正是为此而来。Beatbot以比行业均价高5倍的定价,验证了用户对技术溢价的高度认可,这形成了我们不可复制的品牌资产。我们不做‘性价比’,我们靠‘品牌力’出海。”
子不语集团首席执行官(CEO)陈才雄表示:“在跨境电商的星辰大海中,‘美’是跨越文化壁垒的全球语言,‘品牌’是穿透国界的信任方舟。当中国供应链效能碰撞全球审美趋势,二者构成的双引擎正推动行业创新,撬动着跨境出海的生意增长。”